微信公众号
工作动态
太湖首例眼角膜捐献成功 发布时间:2017-07-06 09:13    阅读次数:1617次
 

75上午1146分,安徽省红十字会眼角膜库主任屈志国,在该县人民医院肿瘤科病房,成功为该县首例眼角膜捐献者李紫英摘取第一枚眼角膜。从此,这位平凡而伟大的太湖女性的生命因爱得以延续,让我们一起向她和她的亲人们致敬!

现年31岁的李紫英家位于太湖县百里镇大竹村,中学毕业后,聪明漂亮的她打工、结婚、生子,生活忙碌而幸福。但厄运在去年悄悄降临,她患上了一种恶性骨质肿瘤,虽然及时进行了手术,但肿瘤还是以惊人的速度扩散,且求诊无效。今年6月初,李紫英被家人送进了县医院。

在李紫英生病期间,许多爱心人士积极为她捐款5万多元,特别是爱心组织春草爱心联盟给了她许多关爱,组织会员轮流照顾她。在生病期间,她始终保持着乐观心态,一边顽强与病魔作斗争,一边思考:没有社会的爱心,自己可能早就离开了人世。而自己能为社会做点什么呢?可恶的肿瘤侵蚀了她的全身,几乎没有好的器官。想到自己的视力很好,这位平凡的女性,在生命弥留之际,做出了惊人之举,毅然立下遗属,决定死后志愿将眼角膜捐给需要的人,希望为他人带去光明。

捐献角膜对于很多人来说无法想象,特别是对于生活在深山里的父母,李紫英很担心自己的做法不会得到他们的理解。清醒时,她耐心地做父母的工作,并最终得到了父母的理解。

 捐献角膜需要许多手续,已经处于弥留之际的李紫英,通过发信息求助一直帮助自己的县春草爱心联盟,在县红十字会和春草爱心联盟的帮助下,完成了前期各项捐献手续。630日,李紫英在安徽省红十字会《志愿捐献遗体(角膜)登记表》上,轻轻按上了红手印。

75早晨8时,带着亲人和社会各界的融融爱心,李紫英走完了31岁的人生历程。根据她生前的遗愿,省红十字会眼角膜库主任屈志国专程赶到县人民医院,为李紫英施行了眼角膜捐献手术。

手术前,屈志国带领捐献者家属、县红十字会人员、医护人员、志愿者以及一直守候在病房前住院患者亲属,一起为这位伟大的女性致哀三鞠躬:“送她最后一程,祝她一路走好!”一些爱心志愿者还打出了“太湖好儿女李紫英一路走好”挽幛,表达崇高的敬意。

爱心人士刘紫芳说:“ 她把身上唯一有用的器官眼角膜捐献出来,就是想把大家对她的爱心延续下去,从内心来讲,深深地震撼了我。她这种大爱将更加激励我们不忘初心,在爱心路上一路前行。”

直到当天上午1152分,第二枚眼角膜成功摘取,整个手术时间仅仅花了6分钟时间,但是,李紫英的生命却定格成了永恒。有人说,“人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”,她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献给后人,把光明和希望留给这个世界,她的爱心会一直留在这个世界。

据了解,在我国,角膜每年需要量约400万,其中多数患者都只能通过角膜移植可重见光明。然而,由于供体紧缺,每年仅有5000例患者可获得移植,占需要移植总量的10%。由于角膜供体紧缺,90%的角膜病患者只能在黑暗中等待。在我省,每年角膜需要量在10万以上,每年施行眼角膜移植手术仅50例。“因此需要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爱心团体中来,不仅让更多的人恢复光明,同时也是捐献者整个家庭爱的体现。让爱的传递之路走的更远、更长,使更多的人受益。捐献者的名字将刻在安徽省大蜀山文化陵园纪念碑上,专门纪念遗体、器官、角膜捐献者的,每年321日是安徽省遗体、器官、角膜捐献者纪念日,捐献者亲属可以在那一天参加省红十字会组织的纪念活动。”屈志国介绍说:“角膜捐献移植成功率达到95%以上,捐献移植信息会及时通过照片、视频形式告诉捐献者亲属,告慰捐献者,他们的无私大爱得到了延续和传递。”

据太湖县红十字会副会长李盛华介绍,我县已经有8位市民签订了遗体、器官、角膜志愿捐献书,李紫英是我县第一位成功捐献者。“李紫英的无私大爱,诠释了人道、博爱、奉献的红十字会精神,”李盛华呼吁有更多的爱心市民加入到捐献活动中来,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,让爱心的光芒照亮世界,温暖人间。

   太湖县红十字会  周运松  陈振伟